不罚不知道期货配资可靠吗,一罚吓一跳。一张大额罚单落地才知道长安银行的业务问题不小。
7月29日,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一张400万元的罚单,将长安银行再次推至聚光灯下。除了长安银行“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”被罚400万元以外,时任网络金融部总经理胡某平、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荆某莹也分别被罚8万元,又是一次对机构、个人的“双罚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罚单,不仅创下长安银行近四年以来的单笔罚款金额之最,更在银行业同类违规处罚中显得格外扎眼。要知道,今年4月天津农商银行因同类问题被罚100万元,7月陕西太白农商银行叠加反洗钱违规也仅罚27.54万元。
作为陕西省内主要城商行之一,长安银行此次重罚背后,或隐藏着更深层次内控问题。
01 罚单背后的运营部总经理,多次被罚却步步高升
这张400万罚单,不过是长安银行业务违规的冰山一角。2024年以来,该行累计收到7张罚单,罚款总额达943万元(不含责任人处罚),其中4张超百万级。被罚事由涉及领域从客户信息保护、EAST 数据错报漏报,到信贷虚增、票据违规、理财业务不合规,覆盖银行多项核心业务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罚单背后的一位长安银行高管——时任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荆某莹。公开信息显示,这位中层管理人员堪称长安银行的“罚单专业户”。
2021年4月,荆某莹在任职西安未央区支行行长期间,因银行违反支付结算、反洗钱等多项规定,被连带罚款4万元;
2024年12月,荆某莹在升任总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后,再因反洗钱管理规定被罚款1.5万元;
如今,荆某莹再次因支付结算违规领罚8万元。
同一人,在不同岗位持续因支付结算、反洗钱等违规被罚,却官运亨通,步步高升。如此反常现象,暴露出长安银行人事选拔、合规考核方面或存在不小的疏漏。
02 十五年来营收与净利润首次“双降”,旗下子公司大面积亏损
业务合规的失守,已实实在在传导至长安银行的经营业绩。
据2024年年报,2024年长安银行迎来成立15年来的首次营收与净利润“双降”。其中,营业收入94.61亿元,同比下降 3.26%;归母净利润21.76亿元,同比下降6.2%。与此同时,长安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也陡增。截至2024年末,长安银行不良贷款率微升0.01个百分点至1.83%,拨备覆盖率同比下降20.9个百分点至168.36%,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削弱。
存款成本大幅增加,是长安银行净利润大幅下滑的重要推手。2024年,长安银行对公活期存款规模同比骤降23.48%至562.47亿元,而高成本的个人定期存款占比攀升至2091.66亿元,同比激增18.31%。一升一降间,利息净收入减少超2亿元,直接拖累银行净利润。
进入2025年一季度,长安银行业绩基本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。2025年一季度,长安银行营业收入虽增长23.59%至29.18亿元,归母净利润却暴跌18.62%至6.03亿元。同期,长安银行大幅进行信用减值计提,信用减值损失激增137.22%至11.71亿元,成为吞噬利润的“黑洞”。
子公司的业绩失控,更加大了长安银行的亏损程度。2024年,长安银行旗下4家村镇银行合计亏损0.65亿,大幅拖累长安银行整体业绩。。
03 第六大股东破产重组,股权稳定性待考
截至2024年6月末,长安银行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陕西延长石油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、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持股比例分别为19.04%、18.91%、11.22%,三家企业均为国有企业。
不过,虽然长安银行核心股东以国有企业为主,但股东质量也是参差不齐。其中,第六大股东东岭集团目前正在破产重组。截至2024年末,东岭集团持有长安银行4.82%股权,合计3.65亿股,全部处于冻结状态。2024年7月至8月,东岭集团三次在阿里拍卖平台转让股份,起拍价折合每股2.17-2.96元,均低于2023年每股净资产3.55元,却均因东岭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而中止。
在关联交易方面,尽管长安银行对东岭集团9.44亿元授信净额的目前状态为“正常”,但关联企业破产重整的潜在风险,叠加股权折价流拍的悲观信号,其实已冲击市场信任。
所谓“吃一堑期货配资可靠吗,长一智”,接下来,不知道长安银行能否在业务合规方面有所改进。